重阳佳节至,登高敬老时。这传承千年的节日,是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温暖载体,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。
重阳节承载着“孝老爱亲”的深厚内核,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。它源自上古,因“九”为阳数,寓意吉祥长寿。
重阳节凝聚着和谐家庭的智慧。古人云“立爱自亲始”,孝道从家庭推及社会,形成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胸怀,为现代社会构建良好家风提供滋养。《礼记》有云:“立爱自亲始”,意思是培养仁爱之心要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。一个在充满孝道与亲情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,自然更容易将这种爱推广至他人、社会乃至国家,形成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博大胸怀。重阳节的各项习俗,无论是携长辈登高望远,寓意健康长寿;还是共品重阳糕,期盼步步高升、生活甜蜜;抑或围坐一起品茗闲话,享受天伦之乐,其核心都在于强化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结,营造尊老爱幼、上下和睦的家庭氛围。这种以孝为纽带的家庭凝聚力,正是中华文化中“家国同构”理念的微观基础,也是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、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文化资源。
弘扬重阳文化,需在传承中创新,让传统孝道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。 时代在变,家庭结构、生活方式也在变。新时代的“孝”,不仅在于物质赡养的“养亲之身”,更在于精神层面的“悦亲之心”。它可以是“距离隔不断牵挂” 的每日一通视频电话,耐心教会父母使用智能设备融入数字生活的细心,也可以是利用假期“常回家看看”的陪伴,或是支持父母培养兴趣爱好、实现自我价值的鼓励。同时,弘扬重阳文化也需要从“小家”走向“大家”,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,营造全社会尊老、敬老、爱老、助老的良好风尚,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有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”的幸福晚年。
佳节有时,孝道无涯。 重阳节一年一度,但孝老爱亲的美德应当时刻铭记于心、践之于行。让我们以重阳佳节为新的起点,不仅在这一天表达敬意与爱意,更要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,将孝道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让传承千年的重阳之光,映照出新时代温暖人心的孝道温情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。(朝阳门工作室 周伟楠)
